发布时间:2019-10-16浏览次数:10
靳义,1963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代表北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蓟州区下仓镇帮扶,任帮扶组组长兼第一书记。 2013年8月,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集团党委的要求,靳义同志投身到结对帮扶困难村的工作中。帮扶组成员前前后后换了几轮,而他却爱上了这片贫穷质朴的土地,在这里扎下根来,一干就是六年。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作为帮扶组组员;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任马伸桥镇起家庄村和于各庄村帮扶组组长兼第一书记;2017年8月至今,他又转战蓟州区下仓镇,任南贾各庄村和大李各庄村帮扶组组长兼第一书记。 自参加结对帮扶工作以来,无论在马伸桥镇还是在下仓镇,靳义同志与其他帮扶成员,都认真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,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,密切配合落实镇党委、政府的工作部署。同时紧紧依靠帮扶村“两委”、党员和广大群众,坚定信心、明确目标、攻坚克难、抢抓机遇,认真履行自己肩负的使命。 一、埋头苦干,厘清帮扶思路 为确保获得真实全面的村务资料,靳义同志常常走家串户、在田间地头以最接地气的去了解帮扶村方方面面的情况,在与村民家长里短的攀谈中慢慢将村子的自然环境、组织建设、经济发展、文化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等情况了然于胸。 同时,他深知科学的理念才能指引正确的行动。为此,他一方面学习模范帮扶村的先进经验,仔细研究优良的帮扶项目,并与其他帮扶组积极沟通,信息共享取长补短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会同当地政府及村“两委”研究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帮扶方案。另一方面,他积极促进帮扶村与集团的交流互通,寻找集团优势资源与困难村发展的结合点。同时成了集团与困难村“手拉手、心连心”的联系点,如协助集团组织青年团员来困难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、集团下属企业捐赠慰问困难村的小学、养老院等。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及资源,确保集团的帮扶资金能够顺利有效投入到位。使驻村帮扶工作有思路方向、有资金保障。 二、加强党建,夯实发展基础 作为第一书记,靳义同志以创建“五好党支部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定期组织召开村级党员大会,开展“两学一做”系列活动,认真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党日活动、民主评议,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、开展民主党员评议;积极参与2017年村级“两委”新一轮换届工作。同时借助集团的学习资源,为村党委订阅了《天津日报》《党课》《支部生活》等学习资料;多次举办专题党课和活动,开展交流研讨和谈心谈话,使党员学习覆盖率达到100%。 良好的氛围带动了广大村民,追求进步、写入党申请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有的同志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,或发展为预备党员……改善了村党员群体的年龄结构,为党组织带来了更多的“新鲜血液”。困难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,村干部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不断增强,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,连年被评为“五好党支部”。 三、真抓实干,落实精准扶贫 靳义同志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落实天津市委、市政府关于开展“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”的帮扶工作部署安排。在实际工作中,他及时向集团党委反馈帮扶进展情况,在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,上一轮帮扶期间,累计为起家庄村和于各庄村投入帮扶资金共85.3万元,并捐赠相关帮扶物资,主要用于修复农田水井、变压器,实施低压线路改造和自来水改造工程,彻底解决了村民30余年吃水难的问题,改善了村民的劳动作业环境和浇水灌溉问题。同时铺设道路、修建电线杆、植树绿化、建文化健身广场和村标、修缮了党支部与活动室并购置了相关设备等;并为两村农民书屋捐赠图书共2000余册。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,精神文化生活愈加丰富。 靳义同志带领帮扶组积极打造农村的造血功能,亲赴安国考察中草药种植基地和药材市场,后又请天津农科院的老师下村进行技术指导。在于各庄流转土地70亩种植黄芪和白术,当年取得效益,为村民增加收入10万元。帮助起家庄村成立“定远合作社”,引进瑞士红肉苹果在该村前海苗木基地试种4500棵,待试验成功后向全村推广,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、增加村民收入拓宽了道路。 在2017年8月启动的新一轮帮扶工作中,经验丰富的靳义同志再担重任。截至目前,累计为南贾各庄村与大李各庄村投入帮扶资金92万余元,主要用于建设党群服务中心,配齐办公设备,集团系统为两村捐赠图书千余册。为大力推进产业帮扶,启动了南贾各庄红柳种植及收购项目,大李各庄国槐、红枫树苗项目等。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,努力打造特色品牌。 四、无私奉献,彰显党员本色 长期的驻村帮扶工作,使靳义同志与家人聚少离多。2015年1月,他的老父亲病重住院,他仍坚持入村工作,只能六、日赶去医院陪伴老人,甚至老人病逝也没能守在身边。2016年,在单位常规体检中,他被查出肛肠疾病。因为帮扶任务重、时间紧,他一直拖着没空就医,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。直到转年病情持续加重,才请假到人民医院手术治疗。为了不耽误帮扶工作,术后出院的第二天回到了岗位。2017年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开始后,他至今未歇过年假。 他始终坚持与村民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、同劳动”,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甚至自掏腰包,个人为大李各庄购买了价值1000余元的乒乓球台;为两村志愿者服务团队捐款1500元,捐赠电脑一台、洗衣机一台。另外,他通过协调社会资源,向两村学生捐赠书包240余个…… 蓟州区下仓镇组织部部长是这样评价靳义同志的:“靳书记的帮扶工作是走在其他帮扶组前列的,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建设,还是美丽村庄的环保工程,他都是亲力亲为的在第一线奋战。”帮扶村的村支书说:“靳书记对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比我们还清楚,逢年过节他都会带上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必备品,亲自到孤寡、病残等困难户家里慰问,没落下过一户。”村民们也都把他当作了自己人,见了面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聊天,像对家人一样亲切。 六年如一日,靳义同志在驻村帮扶的岗位上兢兢业业,舍小家为大家,努力帮助困难村寻找致富的路子,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默默无闻地办着实事、办着好事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他所在的帮扶组连续三年被蓟州区政府评为“区级帮扶先进集体”;靳义同志也在2015、2016连续两年被评为“区级帮扶先进个人”,2017年被评为“最美市派驻村干部”。 驻村长期的风吹日晒,让靳义同志的皮肤愈加黝黑粗糙,更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。而在百姓眼里,这样的为民谋福、踏实苦干的干部才是“最美”!